今天的时代变了,她和过去不再一样。然而有很多人却不知道这种不一样,仍然以一种过去的观念来观察现在的世界,这就产生了很多错位,也产生很多冲突。冲突源于不理解,不理解又会产生焦虑和对世界的失望,这样的结果必然是对当下的否定。这种思维惯性发展下去,就是极端思想的产生。我们看到那么多极端宗教,他们的极端思想都是建立在对现实世界的否定之上的。他们要在这样一个让他们失望的世界上,建立一个他们理想的世界。而这个理想世界则是以毁灭当下世界为代价。
我们从一个故事开始,来看古今世界的转变。我们的古代文学史上,最著名的爱情故事,也许是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故事。梁祝的爱情注定是一个悲剧。什么是悲剧,根据黑格尔的定义,悲剧是有着必然理由的双方之间的冲突。这矛盾的双方就是婚姻与爱情。
梁祝的故事背景发生在传统的古代世界。在那个时代,个人没有选择婚姻伴侣的权力和空间,婚姻的结合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,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,因此接受父母的安排被看做个人的本质存在。
在梁祝的时代,婚姻和爱情并不是一回事。爱情是父母之命的婚姻所排斥的。待嫁的女孩讲究的是不出闺房半步,出嫁之前把自己锁在绣楼里,不让任何家庭之外的其他男性看到自己的容颜。抛头露面的女性往往被贴上放荡的标签。这样的标签对于家庭来说是一种耻辱。因此,在梁祝那个时代,婚姻就是传宗接代的责任和经济政治地位的联合。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门当户对。因此婚姻有一种交易的成分在里面。
而中世纪的欧洲同样如此。他们同样认为婚姻是责任,与爱情没有什么瓜葛。婚姻是家族延续和保护财产。中世纪的法国有种爱情法庭,用来为贵族裁决爱情纠纷,据说他们规定一旦结婚之后,双方可以寻找自己的情人,因为婚姻里没有爱情可言。
也许这就是梁祝的悲剧所在。矛盾的一方是梁山伯和祝英台之间产生的爱情。他们因为同窗,日久生情,这种感情是发自他们内心的,是他们的真实情感。爱情产生了巨大可以毁灭的吸引力,让他们彼此之间不愿意分离。但是矛盾的另一方则是父母之言媒妁之命的传统伦理,这个伦理排斥了自由恋爱的空间。矛盾冲突的结果,必然是一个悲剧。最终对爱情的美好向往,只能通过化蝶这一神话的方式出现。
古代的婚姻伦理要遵循集体的共同决定。不仅是婚姻,还包括生活中的其它事情。比如一个人要做生意,需要整个家庭的批准,还需要有血缘团体成员的帮衬和带领。因此古代世界的每个人,都不是独立个体。
我们再讲一个当下的故事。我妻子的弟弟,正宗八零后,今年已经年近四十。他是家中的独生子,上面两个姐姐。我岳父母当今最大的愿望,就是他结婚生子,成家立业。虽然在过去十几年中,他一直不停在相亲,但是至今没有结婚。父母的意思是不要挑三拣四,找到一个人结婚就好了,成家是一个男人人生中必须要走的环节。但是妻弟的想法单纯,没遇到让自己心动的女生,这辈子并可不结婚。在他的观念中,结婚已经不是一个集体任务,不是为了家族延续,也不是为了财产安全,而是为了自己的快乐,为了自己的爱情,为了自己的幸福。与其为了完成结婚任务而结婚,没有幸福的过完一生,那倒不如不结婚。
妻弟现在和岳父母之间,产生了极大的冲突。甚至和整个亲戚系统产生了冲突。因为亲戚系统还是维护传统婚姻伦理的共同体,他们面对年近四十还没有结婚的妻弟,各种问责和催促,让妻弟不胜其烦。
今天我们选择一个东西,一种生活方式,已经不会再像过去一样,一定要给出一个让家族集体满意的充足理由。今天我们的选择建立在“我喜欢”之上,我喜欢就是我选择的理由。传统认为的那些伟大理想、崇高品质、出人头地等等价值,被一句“和我有什么关系”、“我不在乎”抛到了脑后。“我喜欢”,“我愿意”成为他们反驳那些反对他们的最好方式。
这种冲突,在耶稣的身上同样如此。代表传统的犹太精英阶层,固守着传统,用律法约束着普通人的生活细节,并充当审判者,监督着民众的执行。他们秉持的观念就像我们的传统观念一样,个人的选择必须顺从集体的文化惯性。但是耶稣的到来和他们产生的最大冲突就是,耶稣强调每个人都应该顺从内心的诚实,而不是外在集体的决定。耶稣和他们的冲突,产生了耶稣被钉十字架的悲剧。这种冲突贯穿了整个历史,直到今天。
耶稣在福音书中的教导,回荡着今天的社会伦理。今天,就是回到自己内心的诚实,这几乎成为我们选择一切的标准。这同样是今天传统教会正在经历的转变。传统教会内部也同样有传统伦理价值的维护者,也有想独立思考的个体,双方的冲突从成为当下教会的主题之一。
今天已经来到了“心灵和诚实”的时代,这是我们必须要意识到的。因此,这不是这个时代的堕落,而是这个时代正在按照耶稣的话发展的结果。世界中的我,变成了我的世界,“我”成为这个世界的主角。
欢迎通过邮箱联系作者交流:lidaonansir@163.com
基督时报特约/自由撰稿人文章,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,供读者参考,基督时报保持中立。欢迎个人浏览转载,其他公众平台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!
凡本网来源标注是“基督时报”的文章权归基督时报所有。未经基督时报授权,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、公共网站、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。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、微博、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,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、作者与链接地址(URL)。其他公共微博、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,请通过电子邮件(jidushibao@gmail.com)、电话 (021-6224 3972) 或微博(http://weibo.com/cnchristiantimes),微信(ChTimes)联络我们,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。